1、合理選擇核查方法
檢驗檢測機構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條件、儀器設備類型和特點,選擇簡便易行、經濟合理、可操作性強的期間核查方法,以等精度核查的方式進行,一般常用以下方法。
(1)標準物質驗證
標準物質包括有證標準溶液、標準樣品、標準氣體和標準儀器,比如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生產的離心機,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核查手段。這里應特別注意,使用標準物質進行核查的前提條件——所用標準物質的量值必須能夠溯源且在有效期內。比如現場監測使用的pH計、電導率儀等可采用標準溶液核查,廢氣SO 2 、NO X 監測儀等可采用標準氣體核查,噪聲統計分析儀可使用聲級校準器核查。
(2)方法比對
比如溶解氧儀可采用碘量法的測定結果來進行比對;化學需氧量可采用重鉻酸鹽法與快速測定法的測定結果來比對;氟化物可采用離子色譜法與氟離子選擇電極法的測定結果來比對;一些在線監測儀器可使用手工采樣分析方法來進行比對。
(3)儀器比對
一般來說,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都有多臺相同或類似的儀器,核查時選用相同儀器或更高精度的儀器進行比對測試,比如廢氣測試儀、pH計、噪聲統計分析儀、分光光度計等。
(4)參加能力考核
近些年,國家、省級主管部門以及質量監督管理部門都不定期的以發放密碼標準樣品的形式組織開展水、氣、土壤、固廢中一些項目的實驗室能力考核,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基本上是文件要求的必考單位,其他單位可以自愿報名參加。如果最終通報顯示樣品測試結果“滿意”,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了該機構質量體系運行、儀器狀態、人員能力等實際情況。
(5)對保留樣品量值重新測量
保留的樣品只要其性能穩定,也可以作為期間核查的標準。比如無校準源的放射性監測儀器可使用特定樣品核查;氧氣測定儀可使用環境空氣核查。
2、組織實施核查
按照期間核查任務通知單的要求,相關科(室)負責人組織核查人員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核查,確保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并詳細、準確記錄核查過程,規范填寫核查記錄,保證各項信息的完整性、及時性,最終對核查數據進行客觀、公正統計與評價,得出核查結論。
3、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介紹期間核查結果的處理
期間核查結果一般有兩種情況:正常/符合、異常/不符合。對于核查數據,應明確核查指標的控制限,一般應用理論依據和實驗數據的積累來證實,常用數理統計法。尤其對于異常/不符合的核查結果要及時進行處理,由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分析產生異常情況的原因,也可更換核查方法或增加核查點再測試,如果結果仍然可疑,應立即停止使用該儀器設備,并在其明顯位置處粘貼紅色“停用”標識,繼續對其異常原因進行排查,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視具體情況而定,對儀器設備進行維修或降級使用,必要時,可提前安排送檢定/校準,確保問題得到及時解決,且避免類似問題的再發生。
4、核查記錄的管理
核查記錄至少應包括核查儀器名稱及型號、內部編號、核查時間、核查指標及判定標準、核查方法、核查過程及結果、核查結論、核查人、審核人等信息。記錄作為檢驗檢測機構質量體系文件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質量體系運行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檢驗檢測機構任何時候都應遵循“做有痕、追有蹤、查有據”的原則,將一切檢測活動客觀、規范、準確、及時的反應在記錄上。這樣一方面能記錄檢測質量形成過程和最終狀態,為正確、有效地控制和評價檢測質量提供客觀證據,另一方面能保證檢測活動的可追溯性得以實現,為采取預防和糾正措施提供重要依據,同時也能為評價和驗證質量改進活動提供信息。核查記錄由核查人填寫,經科(室)主任審核后,再交機構質量管理部門、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審核,最終與核查計劃、任務通知單、核查報告一并存檔管理。
5、結束語
期間核查不是儀器設備檢定周期內的再次檢定,而是核查、驗證儀器設備狀態是否良好,是否能夠滿足工作需要。具體的期間核查方法很多,需要負責核查的人員必須熟悉測試方法和可能影響測試結果的因素,并結合考慮核查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經濟性,提前選擇最合適的核查方法,科學嚴謹、認真負責的做好每一個環節。只有真正將儀器設備期間核查工作納入機構質量體系,采取儀器設備檢定/校準與期間核查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切實開展核查工作,才能保證儀器設備量值的穩定性和保持其檢定/校準狀態的可信度,才能及時發現問題,縮短失準后的追溯時間,從而實現對檢測質量的控制,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可靠。介紹的以上內容僅供參考。